24小時客服熱線:
400-800-8605
176-1673-8512
預約參訪:
0536-7519229
磁懸浮國標發布
9月23日,在濰坊召開的山東省磁懸浮產業鏈融鏈固鏈對接交流會上,我國磁懸浮行業首 個基礎通用類國家標準《磁懸浮動力技術 術語》(GB/T 46078—2025)正式發布。

該標準由全國磁懸浮動力技術基礎與應用標準化工作組(SAC/SWG28)提出并歸口,秘書處單位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組織起草。該標準的出臺填補了行業長期以來缺乏統一術語標準的空白,標志著我國磁懸浮產業正式進入標準化、規范化發展的新階段。
磁懸浮動力技術具有無接觸摩擦、低噪聲、高精度、低能耗、無需潤滑、長壽命等顯著優勢,是推動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新興技術,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水泥、造紙、污水處理、鋼鐵、化工、熱電、制藥、海工裝備等多個行業。

在山東,高耗能企業應用綠色節能技術已形成趨勢。以山東一家化工企業為例,其在氧化鋁焙燒車間等場景中,采用了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研發的磁懸浮鼓風機、磁懸浮真空泵等六類節能裝備進行改造。該項目總投資5300萬元,預計每年可節電4144萬度,節約電費約2486萬元,節能效果顯著。
然而,隨著產業規模持續擴大,“術語不統一”問題日益凸顯,不僅大幅增加了產學研用各方的溝通成本,也制約了技術推廣與產業協同。制定統一的基礎術語標準,成為推動行業健康發展的迫切需求。
據山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朱瑞富介紹,《磁懸浮動力技術 術語》國家標準歷時約兩年編制完成,首 次從國家層面明確了該領域的基本概念、定義和術語體系,有效解決了因術語不統一導致的技術交流障礙,為行業構建了統一的“技術語言”。

作為磁懸浮動力技術標準體系中的基礎性文件,該標準也為后續產品標準、測試方法標準等細分領域標準的制定筑牢根基,將有力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,推動行業健康規范發展。
“術語的統一不僅有助于降低研發成本、加快創新步伐,還能增強用戶信心,拓展市場應用空間。”全國磁懸浮動力技術基礎與應用標準化工作組主任委員郭大雷表示,從國際視野看,這項標準體現了我國在磁懸浮領域的技術積累與實踐成果,為未來在國際標準化組織中爭取話語權、推動中國標準“走出去”創造了有利條件,將為我國磁懸浮產業規范化發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山東省已將磁懸浮產業納入全省未來產業八大重點方向及19條標志性產業鏈。在山東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王楗夫看來,該國家標準的發布將有助于鞏固山東在磁懸浮領域的領 先優勢,推動產業實現從“跟跑”向“并跑”“領跑”的轉變。